基福季刊 2024.3
秘書長/范秉添牧師
大凡古今的人類都有祖先崇拜,深信靈魂不滅,死後繼續生存在另一世界,活人可與亡靈溝通,相信人死後有靈魂的存在,且有衣、食、住、行等日常生活之需要。這一切的需要均由陽世子孫供應。子女不但要孝順父母,子孫也要孝敬祖靈。家或家族是供給祖靈必需品最穩固的團體。故祖先崇拜孕育了狹隘的家族觀念。
基督徒對祖先崇拜的認識
- 要正視漢人社會,祖先崇拜是民間每一個家庭以至於宗法社會的核,是一種民間的生活模式,不能僅以「迷信」一語來評定。
- 漢人祖先崇拜中以祖德配天的觀念,已經把「孝」的倫理宗教化。國人的「孝祖敬天」是由人道通天道的人本倫理。基督教則強調「敬天父」而後「孝祖先」的神本倫理。
- 教會應該尋福音的媒介,使具有人類罪性的文化在基督的光照耀下除舊更新,並積極制訂一套不違背傳統精神的「基督化敬祖」之禮式。(廖昆田牧師提供)
基督徒對敬祖的轉化
- 恭立族譜:沒有祖先便沒有我們,幾千年來的承傳,一系一脈的血親,若能好好的記載,實在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。
- 節日追思:每逢清明掃墓、節期,或先人忌日時,則應該舉辦特別追思儀式,內容包括:故人略歷、遺言宣讀、默思、傳閱遺像或有關相冊、家譜、獻花致敬,以表達對先人之追思,會後可以準備茶點或聚餐,以招待親友、聯繫感情。
- 設立祖先紀念名表:把過去擺在本族正廳的祖先牌位,改為鏡框式歷代祖先紀念表,可懸掛於客廳中,如此不但可以時常飲水思源,也可以對後代子孫產生教化作用。另外,也可以在公廳掛祖先遺像、文物等做紀念。
- 喪葬禮儀本土化:包括靈堂的佈置、福音歌謠的選用、宗親社會的動員、追思三禮的闡釋、故人追思紀念集的出版,葬後七週追思禮拜的刻意安排等,不但發揮了牧者及弟兄姊妹對故人遺族的尊重,漸漸化解了長期的疑慮和敵對,進而在每一項過程中,因都帶有主話語的安慰,使整個遺族和地方人士感受到神的愛。
信仰與文化的接觸必會引發一場對決,願藉著聖靈的光照,讓基督的愛,為國人所瞭解,進而誠心接納。鼓勵基督徒在家庭中有好的見證、敬畏上帝、敬愛父母,推己及人,影響整個社會。誠如聖經所說:作兒女的,你們要在主裏聽從父母,這是理所當然的。當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長壽。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。(以弗所書六章1至3節)